白血病:病因
人类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许多因素被认为和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病毒可能是主要的因素。此外。尚有遗传因素。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等因素。
某些染色体的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染色体的断裂和易位可使癌基因的位置发生移动和被激活。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可直接引起细胞发生突变。免疫功能的降低则有利于白血病的发病。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倍。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性疾病。
(3)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4)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
白血病:症状
一、症状
白血病的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由于白血球有穿渗进入组织的作用。部分症状也跟此种特性有关
1、骨髓造血功能破坏引起的症状
(1)容易发生青肿。点状出血:导因于制造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以致血小板缺乏;
(2)贫血:制造红血球的母细胞减少。导致红血球的缺乏。容易在走动。或运动时发生气喘和晕眩;
(3)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大部分的白血球都是血癌细胞。无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白血病:检查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10.0×109/L。半数以上的病人周围血象中见到大量(有时高达90%)异常原始白细胞。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约45%的病例有染色体异常。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和各种标记染色体。骨髓增生活跃。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白血病细胞为主。骨髓中原始细胞>6%为可疑。超过30%诊断较肯定。原始细胞+早(幼)细胞≥50%可确诊。全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细胞高度减少。在血象和骨髓象不足以证实急性白血病时。可应用淋巴结穿刺液涂片和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结合病理印片。有助于诊断。血液生化检查:①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TDT):在ALL时活性增高。而在ANLL中无活性。②碱性磷酸酶(AKP):在ALL时明显。AML明显降低。②乳酸脱氢酶(LDH):ALL时明显增高。另外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尿内尿酸排泄量增多。在用细胞毒药物治疗时更甚。
白血病:鉴别
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类白血病反应等病鉴别。
1、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类白血病反应。
白血病:并发症
(1)感染: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时化疗等因素亦导致粒细胞的缺乏。使患者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败血症。常引起感染的细菌有: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等。霉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扩头毛孢子菌等。上述霉菌感染多发生于长期粒细胞闰少或持续发热而抗生素不敏感的患者。有的接受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易被病毒感染。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此外卡氏肺囊虫感染也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为其常见类型。
(2)肠功能衰竭:由于治疗白血病中的化疗药物。放疗手段影响肠胃功能。而导致怕胃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补充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到上腔静脉内进行高营养输液仅解决部分问题。营养缺乏可发生肺炎。肠炎等并发症。
(3)高尿酸血证:正常人由于核酸代谢分解。每日尿中排出尿酸300~500mg。白血病患者因大量白血病细胞的核酸分解可使尿酸排出量增加数十倍。当患者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时则出现高尿酸血症。应用皮质激素等又能增加高尿酸症。高浓度的尿酸很快过饱和而沉淀。引起肾小客广泛损伤和尿酸结石。可导致少尿。无尿。因此白血病患者必须补充较充分的液体。以保证一定的尿量。并服用别嘌噙醇。如发生肾功能衰竭则须限制补液量。并作透析治疗。
(4)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恶性增生。血小板明显减低。易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所以要根据病因打取积极止血措施。包括输注浓缩血小板。
(5)肺部疾患:由于白血病患者正常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降低。常常导致肺部感染。此外白血病细胞。浸润可阻塞肺部小血管。支气管而发生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胸片可有毛玻璃状或粟粒网状。可作肺部放射的试验性治疗。
(6)电解质失衡:白积压病治疗过程中常因白血病细胞破坏过多或因化疗药物性肾损害等原因而排钾过多。又因化疗引起饮食欲差。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纳入量不足而致低血钾。或因白血病细胞破坏使磷释放增多。导致低钙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钾。钙。钠等电解质浓度。
(7)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播散性血管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征。
白血病:治疗
主要治疗有下列几类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标靶治疗、中药治疗。部分高危险性病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近1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的进展,对白血病的病因病理认识更加深入,同时新疗法、新药物的发现以及中药的使用,使白血病预后得到极大的改观。“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过去。正规、系统地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甚至痊愈。